close
近日,新疆完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與普查前的2012年統計相比,新疆可移動文物增加瞭約72000件/套(實際數量增加瞭近30萬件)。
在此次可移動文物普查的種類中,錢幣數量最多,約94000件。其實早在東漢時對西域的管理 三絕三通 ,魏晉時期在樓蘭設立西域長史府,到前涼,西涼在高昌地區(今吐魯番)建立高昌郡。漢文化影響著西域政治、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加之西域地區大規模民族遷徙和融合,形成的多種文字相互交融。
今日,記者采訪瞭新疆博物館相關專傢,帶您瞭解錢幣歷史變遷的見證者。
從新疆最早自鑄錢幣看文化融合
正面用漢文標明面值重量,背面由馬或駱駝形圖案和佉盧文組成,采用古希臘的打壓方法鑄造,這就是新疆最早的自鑄錢幣漢佉二體錢。
新疆博物館副研究員宋敏說,當時於闐國可是絲綢之路上最富庶和中西交通的中轉站。市場上充斥著漢地的絲織品、草藥、香袋,波斯的玻璃,本地的搟氈、棉佈。
錢幣的換算影響著生意,於闐王於是有瞭自創錢幣的想法。 突騎施汗國也開始鑄造瞭一種結合本地民族語言新銅幣- 突騎施錢 ,形制和澆鑄方法均仿效中原,錢幣正面的文字使用瞭當地的粟特文,背面有印戳符號標志,形似彎弓。
這種錢幣鑄造規整,很可能錢幣的澆鑄工藝得到瞭當地的漢族工匠的幫助 宋敏說。錢幣上粟特文來源於西亞的阿拉美文,從右向左橫書,經絲綢之路的傳播來到此地,就被當地先進的漢文化所影響,為漢文的自上而下豎寫書寫方法。
與中原緊密聯系的力證
高昌吉利 存世量極少,至今隻發現瞭10餘枚,錢幣還采用圓形方孔的鑄造形制,錢文端正,大而厚重,直徑達到2.5厘米,重量為十四五克左右。
但其實 高昌 是指高昌國,而 吉利 用漢字來拼讀的古突厥語。
創造這個錢幣可是費瞭麴文泰國王的不少心思,高昌王國從麴氏王朝開始雖然一直國力弱小,但能靈活周旋在周邊的強大外部勢力之間。
廁所管道間臭味
到瞭麴文泰更是如此,他知道高昌王國正處在西突厥遊牧政權和唐王朝政權之間,不僅要兩邊都得照顧,同時對內還要強化王權。
因此,麴文泰最終選擇瞭 高昌吉利 這幾個字,宋敏解釋,它一方面表達瞭 高昌王 之意,另一方面又符合西突厥所授 頡利發 的官銜,並向唐王朝代表瞭祈福、吉祥的效果。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中原發生瞭安史之亂,吐蕃開始攻占河西、隴右,切斷瞭西域守軍將士和唐王朝的聯系。西域安西、北庭都護府的守軍失去瞭關內的援助。
中國錢幣學會理事、新疆錢幣學會常務理事石剛說,為瞭穩定守軍和安撫當地的百姓,在盛產銅礦的庫車,郭昕仿照開元通寶開始鑄造 大歷元寶 ,這種錢幣以紅銅制作,直徑為2.3厘米。
與此同時,郭昕一直想辦法與唐王朝取得聯系,他派人繞道回鶻到瞭長安與唐王朝聯系上瞭。
廁所管道間煙味
而郭昕得知德宗已繼位,改年號為建中,便開始在西域改鑄錢幣為 建中通寶 錢幣,與中原保持一致。
1992年,在新疆庫車縣附近的新和縣通古斯巴廁所除臭什唐代故城遺址,出土瞭3000多枚的 大歷元寶 、 建中元寶 ,向我們掀開瞭這塵封已久的安西守軍奮力保傢園的英勇場面。
0BF865D659E25945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