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ml模版【香港名人訪談錄】香港財經學者溫天納:香港要成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
【編者按】今年7月1日,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從1997到2017,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間,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瞭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在香港彰顯瞭強大的生命力。“一國兩制”,這個被歷史稱頌的智慧,香港用它解開瞭百年難題。

與此同時,今年適逢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港澳廣播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合作創辦的《每周聽香港》節目開播十周年。為瞭紀念節目播出十周年,回顧節目播出以來的精彩瞬間,我們決定出版《香港名人訪談錄》一書,收錄采訪香港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優秀人才、傑出人物的精彩報道,並以此向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獻禮。

如今,香港與內地共命運,同出發,沿著“一國兩制”的航道駛向新的航程。央廣網特別摘編《香港名人訪談錄》中的精彩內容,以饗讀者。

記者手記 羅武

彬彬有禮、做事認真、健談幽默、自信又不失親切,這是溫天納留給我的印象。盡管在采訪前我並未見過他本人,但其實他對我來說並不算陌生。此前因為工作關系,我曾經多次通過電話連線的方式邀請他做節目嘉賓,而隻要時間允許,他必定會欣然答應,並在節目發表他的獨到觀點。溫天納有著香港金融從業者的幹練,說話時始終保持著微笑,仿佛是在和一位老朋友交談,無論是從業經歷、經濟展望還是未來規劃,他都進行瞭內容充實、全面的回應,一如他在擔任節目嘉賓時一樣,條理清晰、邏輯嚴謹。

香港財經學者溫天納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華夏之聲、香港之聲記者羅武專訪

記者:溫先生,其實您在投資銀行從業已經超過二十五年瞭,在業內也有很多的稱號,包括“重組王”、“公司醫生”等等。您自己本人怎麼來看這些評價?

溫天納:我是從1993年開始在投資銀行工作的,當時也是從事金融、融資為主的工作,接觸過很多不同的公司和企業。當時投資銀行界剛起步,我當時覺得有這麼一個機會可以接觸到一些比較改革性的題材,或者是新的金融市場的發展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接觸瞭很多不同的重組個案。當時香港市場不是很大,很多人特別是當時的年輕人入行的時候,有很多機會跟外界接觸,包括內地跟國際的一些朋友。朋友們很多時候就給一些稱號,我自己聽起來也有點不好意思,也不敢當。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經歷過不同的階段,從一開始新股融資到1997年亞太金融風暴,很多美好的個案變成瞭慘痛的教訓,需要在市場上進行很多交易上的處理,所以後來很多變成債務重組或者是企業融資重組,基本上也需要我們的參與。所以這些稱號也是跟香港金融市場的起起落落有聯系的。

記者:有歷史背景的。

溫天納:是的。這幾年新股市場好的時候,我們能做更多的新股,比如說二級市場好,我們做二級市場。市場不好的時候,我們也會做一些業務重組,反正我們是很彈性的,什麼業務都要做。我感覺到一點,無論是中國內地的資本市場或者是香港本地的金融市場,它的發展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同一時間,市場的廣度跟寬度並沒有說像紐約、倫敦那麼廣,那麼寬。投資銀行或者是金融界也是需要比較彈性地來處理這個業務。朋友們可能覺得我比較有彈性吧。

記者:您前面說您處理過很多的業務,很多的個案,您從業已經超過二十五年瞭。在這個過程中,有什麼經手的項目是印象比較深刻的嗎?

溫天納:其實也沒有二十五年,二十三四年的時間吧。1992年、1993年的時候,當時是內地的企業第一波來香港上市。我記得比較清楚,北京第一傢國營企業來香港上市的時候,市場是非常重視的。雖然說它並不是知名度最高的,但至少它是第一傢這樣做的。

記者:有時代意義。

溫天納:往後來講,我們的確也參與過很多不同的項目。我個人印象比較深的是金融風暴之後,一夜之間,整個市場從繁盛的一面變成完全崩潰式的一個下挫。當時很多企業捱不過這一關,需要重組。一些企業幾年前它如何風光、如何靚麗,但當事情一反過來,就變成瞭過街老鼠的感覺。

記者:原來有多高,摔得有多疼的感覺。

溫天納:對,原來有多高,摔得就有多疼。有的企業傢心態不能夠一夜之間轉過來,所有他的朋友離他而去,我們作為中間人還要做心理輔導,讓他接受這個事實。這個事情是挺有挑戰性的。往後這幾年來講,我覺得金融市場從2003年那個低谷之後,香港算是比較好的,大概2008年左右吧,我們也看到整個市場出現變化,比如說一些人民幣產品在香港發行。當時我也處理過龍江銀行在香港發債的情況,當時是市場上面最受歡迎的一傢,這也看得出當時整體的市場氣氛,對人民幣未來的發展抱著很大的信心。

我之前也提過,香港有一些最受歡迎的新股、債券,我也處理過。但是就我自己感受最深來講,我在金融行業做瞭二十多年,特別是在券商投行這個領域做瞭這麼長時間,發現這個社會、金融市場有無情、殘酷的一面,但是這個殘酷跟無情是有必要的。為什麼呢?它可以淘汰一些不合適的企業,可以讓一些好的企業生存下來,讓投資者更專註於這類企業的發展。

記者:您剛剛提到,可能要對一些公司進行心理上的輔導。這個過程會順利嗎?

溫天納:以我接觸的大部分的企業傢來講,大國企的心理素質比較好。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接觸的是一些民營企業傢、中小型企業傢,對於要不要去上市,他心裡面也拿不準。因為上市要時間、要成本,也有一定的負擔。所以我跟客戶談的時候就比較坦白,把正反兩面都說出來,讓他自己想要不要上市。當然,我心裡面是傾向他去上市,因為我是做業務的。但是我還是以朋友的身份跟他去分析應該走哪一步。你把他視為朋友,至少是商業上的朋友,他會覺得比較真誠,比較容易接受,我覺得這也是我們需要做到的事情。

這也涉及到所謂資源運用的問題。比如說上市公司需要好幾千萬,中小型企業的利潤基本上也隻是幾千萬,全部拿來上市的話,如果他看不到很明確的回報,他也不敢做。我跟我的朋友或者客戶說,上市是一個起點還是終點,如果是終點的話,你們就不要去上市瞭,沒用的,市場上成本肯定是很高。

剛才說的心理輔導也是說得比較坦白吧。金融市場是跟紅頂白的,你好的時候,身邊的朋友,媒體、券商、投行每天蜂擁去追捧他。但是當市場回落的時候,整個情況就會不一樣。所以很多時候你不可以要求他幾個月就馬上調整過來。我們跟他們說得很坦白,當你從高位滑落的時候,市場可能還會相信你一次,最多是一次瞭。當給瞭一次機會給你,你也沒辦法挽回的話,你就要好好考慮企業的發展,股東的利益,還有你自己的利益。這時要跟他們分析,我也會勸他們,這或許是你離場的最佳時間瞭,不敢說是華麗轉身,至少有一個很好的臺階,也可以爭取到他們最大的利益,使利益最大化。

記者:我們再來說說您的傢庭。您還有一位同樣優秀的兄弟,溫天洛先生,您自己評價你們兄弟倆像嗎?

溫天納:其實我們兩個性格並不一樣。我其實是比較保守的,他可能比較有幹勁。但就專業來講,大傢還是一致的,因為大傢始終是兩兄弟,很多事情也會交流。我覺得兩兄弟的話,不光是兄弟吧,兄弟姐妹或者是朋友、同學,在同一個背景長大的話,某個程度上對工作的發展、喜好的方面,是會抱有同樣的方向或者意願的。

台中清化糞池推薦 記者:你們在業務的意見大多數還是比較一致的?

溫天納:我跟他基本上沒什麼業務交流,始終是各自做自己的工作吧。但是很多時候,也會交流一下市場的情況跟專業的判斷,這也是我們常做的。在這個行業,除瞭兄弟姐妹之外,還需要靠同事、朋友,投行始終是一個團隊,互相的信任是很重要的。我覺得培養感情也是我們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

記者:之前也看過您對您父親的描述,是說您還小的時候,父親就把一本中英文對照的書給你們看瞭。你們兩兄弟當時也是看那本書?

溫天納:對。這個問題我挺長時間沒回答瞭,上次回答應該是十年前。的確是的,我覺得對工作的興趣,也是受到傢人或者是周邊環境所影響的。當時香港是以金融市場為主,所以會知道一點金融市場、股票這些東西。當時我爸爸是一個公司的管理層,他們公司要去上市,我記得應該是1987年。為什麼記憶很深呢?因為本來要上市,後來發生瞭華爾街大股災,1987年的十月份,很多年輕人可能不知道,但是貽害甚深,導致很多人破產。香港當時停市三天。

當時他的公司上市計劃是從1987年到1988年,所以在這個時間段,他就把一些招股文件的草稿拿過來給我們學習。可能當時的中學生對於招股書是沒興趣的,但我很有興趣,好奇為什麼那個企業可以發展到上市,為什麼可以締造出這麼大的一個財富效應。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對投資銀行有興趣,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發展。那個時候“投資銀行”一般來講叫做“商人銀行”。“投資銀行”是美國的說法,“商人銀行”是英國的說法。我個人認為“商人銀行”比較合適,因為客戶全部是商人。在中學的末期就有機會接觸到這個行業,我覺得挺有趣,所以自己也會去買一些財經雜志來看。現在,我們也看到很多中學生、大學生,不管是內地的,還是香港的來找我們,都是談這方面。在我可以回答的范圍之內,我都盡量去回應,但實在是太多瞭,很多時候也沒辦法逐一回應。

記者:您自己理想的建立其實就是在那一次的契機之後形成?

溫天納:也不能算是一個契機吧。八十年代末期的時候,香港還沒回歸,當時香港的金融市場是英國人持有的,要進入這個行業並不是特別容易。在1992年,當時整個投資銀行業可能就幾十個人,大傢也不知道他們的工作是什麼。其實我第一天工作的時候也不知道做什麼,心裡面其實也是——也不敢說是害怕——是有點擔憂吧。所以當時我不敢說自己百分百可以在這個行業發展,但是至少有一點,就是說我要朝著金融相關的方向發展,在這個行業裡面學習,把底子打好,所以往後的讀書也是朝著經濟、金融這個領域發展的。

記者:剛開始可能有點不知所措,大概過瞭多久覺得自己在這個領域已經慢慢走上軌道瞭?

溫天納:當時香港市場挺有趣的。在回歸前,這個市場人員流動很大,所以如果你能夠把握住機遇的話,真的可能隻要三四年的時間就可以爬到挺高的位置。回歸之後,當市場平穩之後又出現一個不一樣的情況。以前我們隻要三四年就可以爬到的位置,現在可能要十年甚至是十五年才可以做得到。為什麼可以發展得這麼快呢?因為當時香港要回歸,整個市場出現一個變化,更多的內地企業來香港上市,所以出現人員不夠的情況,那些人是可以很短時間被拉上去的,也是時間跟機緣巧合的情況吧。

我決定在這個行業長期發展,台中抽水肥推薦是工作瞭十年左右,也就是2002、2003年的時候。為什麼我做瞭十年之後才有興趣長期發展呢?因為金融、投行這個行業對很多人來說不是可以長期發展的地方,可能做瞭五年就被淘汰出去,轉到企業做內部的。也有很多人做瞭十年之後,身體頂不住,他可能就崩潰瞭,這樣的事很多。

記者:首先要有資本去做。

溫天納:要資本的,身體的健康和發展的時間都是需要的。這個行業有一個比較奇怪的情況。我們剛才說過瞭,可能三四年就可以做到一個很高的位置,但還是存在很多前輩因為不同的原因在原地踏步。所以很多時候,你到瞭這個很高的位置的時候,發現團隊裡面其他的人年紀都比你大,從經營管理上來講,這也是個挺大的挑戰。當時我們在職業發展上比較順利,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主打內地業務。當時很多不是主打內地業務的就被淘汰瞭,這也是香港金融市場發展的一個歷程吧。

記者:您的父親這麼早就把招股書給你們看,是不是他有意想把你們往這個方向培養?

溫天納:完全沒有。當時我們小學念書的時候,要念香港的社會結構,香港的產業,從小就知道香港是國際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從小你就聽到說香港的金融市場如何發達,很容易對這個行業有興趣。但是金融行業分很多塊,有銀行、保險、基金、投資銀行等等。但是從我的個人看法來講,我一直以來也沒有說一定要進入金融行業。當時我也發展過很多不同的興趣。例如我們念書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很多人都對工程感興趣,會一窩蜂地去念理科。我對物理、化學,對天文學也是挺有興趣的,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在那些領域發展。我覺得我是喜歡那種有活力而且有挑戰的工作的。

所以從小開始,我們就已經留意到在香港這個地方,金融市場是占瞭很大的一個位置。我曾經也對旅遊產業發生過興趣,但是後來沒做。我爸爸的事業也是給瞭我一個機遇,讓我接觸這個行業更多的內容,對我們日後的發展來講也是奠定瞭一個比較重要的基礎。所以之後我們去到英國念書的時候,也是在倫敦念金融相關的學科,希望自己未來發展事業的時候能夠把學習到的東西發揮出來。

記者:從一個教育者的角度來看,您剛才也說到,證券、金融人才跟時代的背景是很有關系的。那對未來新一代的證券、金融人才,您有怎樣的期許?

溫天納:其實我在2000年到2005年這五年之間在內地跑得比較多。當時跟很多內地的大學,北大、清華、復旦、交大,都進行過很多交流,我感覺到當時內地的一些年輕人挺有興趣在金融這個行業發展的。但是我剛才說,這個行業並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的,有的人可能去互聯網、科技行業發展更好。

當時我們認識瞭很多科技界的巨頭,我們去阿裡巴巴、騰訊,他們當時企業很小的。我跟那些年輕人說過,最主要是看自己的興趣,不要說這個行業賺錢你就去,因為你未必適合。無論是互聯網還是金融產業,最主要是可以學有所用。另外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興趣,這就要問你自己,你覺得你可以在這個行業做多久?你看到一個金融傢,他有靚麗的一面,但是這靚麗的一面隻是他工作的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是不靚麗的,是每天在辦公室裡面寫文件。我覺得大傢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但是無論如何,當時我覺得金融各軍營單位抽肥行業是政府努力去打造的一個產業。相比於其他的國傢和地區,我覺得在中國來講,金融行業還是挺受尊重的。其他地區的金融業其實沒有這麼高的一個地位,實業、工業的地位反而是比較高的。為什麼中國對這個行業特別看重呢?因為在我們國傢發展的歷程當中還是需要一個強健的證券市場、資本市場來分擔融資的功能。

所以我曾經跟他們一些年輕人朋友說要多留意政策的發展。但是當時我自己年紀也不是很大,台中包通馬桶不敢跟他們分享什麼意見,隻是說我把我前幾年工作的經驗跟他們做一個分享。

記者:在這個過程當中,您也參與瞭很多,比如一些國企的改革。那您怎麼來評價內地這二十幾年的經濟發展?

溫天納:我爸爸是廣東客傢人,媽媽是上海人,我是在香港出生的第一代,所以從小我們就會去內地。我第一次去深圳應該是1980年吧,我當時很小。一過瞭羅湖橋,深圳那一邊全部是草地,完全沒有發展起來,我覺得這也是很客觀的情況。

內地市場,不隻是說金融市場,整體發展都是非常快的。我第一次去北京是1983年吧,當時是小學。當時有一種看法,就是說中國內地如果要發展到現在可以看到的水平,可能需要一百年,結果大概三十年就做到瞭。所以這種速度打破瞭當時很多人的想法。

很多年輕人當時不是很願意做內地業務。他們願意做什麼呢?做東南亞業務,做本地業務。做本地業務不需要出差,舒舒服服地賺一樣的錢。做東南亞業務的更開心,那些同事每天就說去住哪傢五星級的飯店、六星級賓館。從我開始工作到現在,中國的經濟、市場發展的速度超過瞭大傢的想象,這個也是世界金融市場化、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跡。

記者:其實內地跟香港的互聯互通也在慢慢地加強,前幾年有滬港通。當然,大傢一直在等深港通,之前是沒有一個太明確的信號出來,但是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上,李克強總理說瞭,包括在博鰲年會上他也說,今年會擇機推出深港通。您對此有什麼評價,有沒有終於等來那種感覺?

溫天納:深港通,我覺得對市場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實際上來講,它能否帶來很大量的一個交易額,大傢也沒有很大的期待,但是從信心上來講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呢?A股市場上,我們中國市場經歷瞭這麼動蕩的一年,國際市場的投資界有一個懷疑態度。但是如果深港通在2016年完全實現的話,我覺得對資金的互聯互通,對金融市場的發展來講還是很重要的。因為深港通接軌的不隻是香港的投資者,它接軌的是全世界的投資者。所以我覺得是一個很重要的發展信號,它是一個政策性、象征性,或者是標志性的一個意義更大的信號。滬港通、深港通同步優化,可以使A股市場的全面國際化更開放,它不單隻是開放給在香港的國際性投資者,它還開放給其他不同地區的投資者。大傢看到這一步的話,會對未來的市場發展更有信心。

記者:我們能夠在內地的一些媒體看到您發表的觀點。那麼最近來說,您自己比較關心哪一方面的話題?

溫天納:現在關心的是“十三五”規劃,中國經濟的結構性改革,包括人民幣的國際化、人民幣的匯率問題,這些是我非常有興趣的議題。在結構性改革當中,究竟如何平衡新舊經濟之間的發展,如何在保持平穩的同時爭取長遠發展,我覺得也很重要。投資界可能會有點擔心,就是說在我們結構性改革的過程當中,是否會全面犧牲掉那些舊經濟,還是會有一個延續或是有一個過渡期。如何去發展,也是大傢比較關註的一個重點,大傢很關註中國經濟發展的底線,6.5,6,7,大傢挺有興趣。

這幾年大傢會感覺到一點,因為結構性改革,這一兩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會放慢一些。放慢一些也不代表會崩潰。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跟中國經濟密切相關的人民幣走勢也是很重要的問題。我們看到國際上有很多很恐怖很誇張的論點,說人民幣應該要大幅貶值,他們覺得大幅貶值才會對中國經濟有益。但是人民幣大幅貶值不符合國情,也不符合中國的利益。所以你看,在中國經濟的問題上,中外金融市場有不同的看法。這種不同的看法也可以判斷出有很多不懂國情的人,不看好整個市場,存在一種偏見,我覺得需要時間來驗證他們是錯的,就像從1979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也證明瞭很多人的眼光是錯的。

記者:對於香港和內地兩地之間經濟合作的未來,您有一個怎樣的預期?

溫天納:我覺得香港經濟要生存、發展,肯定要跟內地有密切的、全方位的互聯互通。香港本土的市場太細小瞭。另外一方面來講,香港的角色也有一些調整,從過往單純的金融中心變成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未來肯定是跟中國經濟各方面有很密切的關聯,我覺得這種聯系肯定需要加快。在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以外,旅遊、交通等其他產業的互聯互通也很重要。

記者:那針對未來這樣的一個預期,您的自我規劃是怎樣的?

溫天納:我沒有特別的自我規劃。我希望我的角色是協助更多的內地企業在金融市場進行融資,協助它們發展,不單純局限在內地,也可以到其他市場,不同的地方、地區。另外一方面,我也希望可以強化香港作為中國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讓更多的國際投資者接觸到更多中國投資的好機會。希望在我工作中,繼續扮演好橋梁這個角色,把兩地資訊更明確地聯動起來。當然,我們中國的金融中心也不單隻是有香港,還有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也有很多自貿區。香港肯定還是最國際化、最開放的平臺,但是香港這個優勢在過去的十幾年來,已經開始慢慢地淡化,如果發展得不夠快的話,其他內地城市也會追上來。我覺得這種良性的競爭可以刺激香港本地的經濟發展,但是具體如何去做呢,我想除瞭依靠中央,我們要好好思考如何走這一條道路,這挺重要的。

記者: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知道,像您這樣的金融傢平時工作非常忙。您剛才說,很多人因為身體頂不住而被淘汰瞭。那您現在每天工作的節奏大概是怎麼樣,工作和生活怎麼去平衡?

溫天納:其實我本業是投資銀行的工作,以企業融資為主。但是因為我從2000年開始接觸到內地的一些與學術、教育相關的東西,所以很多時候我願意去參與學校的活動。例如說一些大學的交流,可以探討很多不同的學術觀點。有時候網絡媒體邀請,我要盡量去發表我的意見。在工作上,我每天從六點鐘開始,到凌晨一點,我自己身體狀況也不算特別好。為什麼?工作太多瞭。我自己個人的經驗是,在工作過程當中,健康是最主要的。我看到很多同業都是做到四十來歲,年紀也不是太大,已經要退休瞭。為什麼呢?不是說他跟錢作對,或者不喜歡賺錢,隻是身體狀況不允許他繼續做瞭。所以我覺得年輕人現在工作壓力大,還有環境污染的問題,一定要養好身體,吃得健康,這是很重要的。




【香港名人訪談錄】香港企業傢、財經小說作傢梁鳳儀:創業者最重要的是毅力和堅持

梁鳳儀的一生充滿瞭傳奇色彩。在商業上,她首次創業即開先河,引入菲律賓外勞,為萬千香港傢庭提供服務。在寫作上,她則是華語財經小說的開山鼻祖,已出版超過一百部作品,不斷被改編成為電視劇。在接受記者的專訪中,她回顧瞭人生當中的幾個重要節點,有坎坷與不幸,也有機緣和幸福,這位事業和文學上的雙重女強人始終在用勤奮和智慧鑄就著屬於她自己的傳奇。

社區公寓大廈抽肥

2017-06-22 11:27:00


為財經廣播註入生動的靈魂——央廣《王冠紅人館》深度解碼

金話筒獎得主王冠攜手各位小夥伴傾力打造。在這裡洞悉全球財經風雲,聆聽時代前行腳步。



2017-04-08 15:54:00


【香港名人訪談錄】香港財經學者溫天納:香港要成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

彬彬有禮、做事認真、健談幽默、自信又不失親切,這是溫天納留給我的印象。盡管在采訪前我並未見過他本人,但其實他對我來說並不算陌生。此前因為工作關系,我曾經多次通過電話連線的方式邀請他做節目嘉賓,而隻要時間允許,他必定會欣然答應,並在節目發表他的獨到觀點。溫天納有著香港金融從業者的幹練,說話時始終保持著微笑,仿佛是在和一位老朋友交談,無論是從業經歷、經濟展望還是未來規劃,他都進行瞭內容充實、全面的回應,一如他在擔任節目嘉賓時一樣,條理清晰、邏輯嚴謹。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A60AD0D033E4B5B9

arrow
arrow

    mff77ux22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